离心式水泥管和悬辊式水泥管是两种常见的水泥管生产工艺,它们在生产过程、设备结构和成品特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。以下是这两种水泥管的主要区别:
一、生产工艺
离心式水泥管:通过离心力的作用,将混凝土旋转贴合模具后成型。这种工艺通常使用湿性混凝土作为原材料,通过先张法预应力及混凝土标号的提高可逐渐加长,混凝土凝固后方可脱模。
悬辊式水泥管:通过悬辊加振动的复合工艺成型。当管模带动内部混凝土旋转通过辊轴时,辊轴与管模之间的混凝土被压实形成管体。这种工艺使用干湿性混凝土为原材料,制作好钢筋骨架后加入模具内辊压生产,凝固后方可脱模。
二、设备结构
离心式水泥管设备:主要依靠离心力将混凝土均匀分布在模具内壁,设备结构相对简单,但需要较高的转速来实现离心效果。
悬辊式水泥管设备:设备结构较为复杂,包括悬辊轴、轴承座、活动横梁等部件。悬辊轴采用两支点结构,具有升降功能,操作方便,作用可靠。
三、成品特性
离心式水泥管:混凝土强度较高,抗渗性能好,但水泥用量相对较多。由于离心力的作用,混凝土中的杂质容易被甩出,使得管壁更加密实。
悬辊式水泥管:混凝土强度高,抗渗性好,没有分层泌水现象,且劳动条件较好。悬辊式工艺能够节省水泥用量,每立方混凝土至少节省水泥100kg以上。然而,承口成型易出现缺陷,但通过加强管理和精心操作可以解决这一问题。
四、适用范围
离心式水泥管:适用于长度从1米到4米的有筋混凝土管,特别适合需要高强度和高抗渗性的应用场景。
悬辊式水泥管:适用于长度从0.8米到4米的有筋无筋混凝土管,具有较强的适应性,尤其适用于三阶段预应力管的生产。
综上所述,离心式水泥管和悬辊式水泥管各有优缺点,选择哪种工艺取决于具体的生产需求和应用场景。